肌肉生長抑制素最早在1997年由McPherron et al鑒定,他們發現無效基因突變敲除小鼠(null-mutant knockout mice)顯著大于野生型動物,且由于肌量纖維數量(hyperplasia)和厚度(hypertrophy)的增長而出現骨骼肌肉量方面更大及更快增長。其他組發現在自然喂養的“雙肌肉”型家畜喂養中出現肌肉生長抑制素基因變異。同樣的結果也發現于動物模型中,肌肉生長抑制素免疫反應活性或表達也在HIV感染并出現肌消耗的男性中(Gonzales-Cadavid et al. 1998)、延長臥床休息的年輕男性(Zachwieja et al. 1999)和出現肌肉消耗的老年男女性中(Yarasheski KE et al. 2002)觀察到。
Shi et al. (2007)和其他人曾發現即使小鼠喂養高脂食物,體內肌肉流失會抑制脂肪生成。肌肉生長抑制素前肽的基因改變引起的過度表達,會抑制肌肉生長抑制素信號,也會抑制身體脂肪獲得(即使攝入高脂食物)(Zhao et al. 2005)。類似的在肌肉生長抑制素信號方面的變化與人體內脂肪的變化顯著相關。Hittel at al. (2010)報道肌肉生長抑制素水平由有氧運動調節。此外,肌肉生長抑制素為獲得胰島素抵抗和身體靜止不動間構成因果的關聯路徑。